腦血管疾病進行性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中山物治系  葉純妤老師

 

腦血管疾病簡介

腦,是人體的最高指揮中心,支配身體運動、感覺、思考、語言、記憶、判斷…等。而腦血管疾病,就是俗稱的腦中風,它是一種急性的腦部血管病變,它使血流供應受阻,於是患者會出現神經功能障礙。較明顯的症狀像,劇烈頭痛、嘔吐還有意識不清,還有一些可能被忽略的症狀,如:視力模糊、口齒不清、吞嚥困難、暫時失去視力、沒有平衡感而跌倒、單側肢體乏力、手腳無力或麻木、大小便失禁、性情突然改變等,都必須警覺這些均可能是腦中風的緣故。並且,隨著腦部血管支配區域不同,血管病變所產生的症狀和影響也都不一樣。

 

什麼人容易引發腦血管疾病

許多的慢性病都與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腦血管疾病也不例外,現代人往往生活忙碌、壓力大再加上飲食和作息的不正常、缺乏運動,這些都是健康保健的大敵,也是促使埋下腦血管疾病的禍因。因此,我們應該多加了解什麼人容易成為腦中風的高危險群?有下面幾類:

1.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貧血的人。

2.年紀大、肥胖、有抽煙習慣、酗酒、有喝咖啡習慣的人。

3.曾經發生過短暫的腦缺血、患過腦中風的病史或家族成員有腦中風病史。

4.服用如:口患有發炎性或感染性血管炎病症。

5.服避孕藥、抗凝血劑、搖頭丸或安非他命等藥物。

腦中風可粗分為兩大類,即出血性腦中風和缺血性腦中風

 

出血性腦中風

腦內或其表面動脈破裂。此類破裂可能由動脈瘤(動脈管壁上的薄弱區)或腦循環系統先天畸形引起。出血可以發生在腦組織本身,或在腦與其外面的保護膜之間都有可能出血。大約20%的中風由出血引起。

()出血大部份是因為長期高血壓導致大腦基核、小腦或腦幹內的細小動脈變性及破裂而出血常因工作過勞、情緒激動所引起的血壓急劇上升,發生出血現象,逐漸進入昏迷狀態少數病人的病因是血液學疾病、抗血栓藥物的併發症、或藥物爛用而引發的腦出血.通常因出血的腦中風案例死亡的傾向會有較高的傾向產生

蜘蛛網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以往又稱之為腦膜出血,意即出血部位主要是在腦實質表面,常發生在年輕時期,主要原因是先天性顱內動脈瘤破裂(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的緣故,以頭部發生外傷為最多的誘因,可於一、兩分鐘內發生

缺血性腦中風:

血栓:腦或頸動脈逐漸變窄並最終阻塞,通常由膽固醇和脂肪沈澱物慢慢堆積所致。腦血管阻塞常在休息後、睡眠中或晨起時發生造成死亡的機會較小,但約有半數左右的患者會有伴隨下來的半邊偏癱及其它問題,進而使的生活習慣受到影響,而需要社會或家人長期的照料幫助。大約有60%的中風由血栓形成引起。

栓塞:一種由凝塊或「栓子」造成的腦或頸動脈堵塞。凝塊可能是在體內其他地方(通常是心臟)形成然後再抵達腦部的血凝塊,也可能是動脈內壁脂肪沈澱物脫落下來的小塊。由此情況所產生的死亡案例不如腦出血的案例比例多可能在休息時、活動中或晨起後突然發生大約 20% 的中風由栓塞引起。

 

中風症狀

一些中風在發作前會出現稱爲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預警(TIAs)徵兆。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導致腦內血流或通向腦的供血暫時中斷。(中風是腦某一區域血流的永久性中止。)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中風的預警徵兆有:

1.面部、手臂、或腿部、尤其當發生在身體一側時的麻

  木、無力或癱瘓。

2.單眼或雙眼突然視野模糊或視力下降。

3.說話或理解簡單語句困難。

4.失去平衡能力、頭昏眼花或失去協調能力,尤其與另

  一預警徵兆同時出現。

5.突然發生無法解釋的、劇烈的局部頭痛。

學會確認這些嚴重的預警徵兆十分重要。雖然它們未必引起疼痛並可能很快消失,但它們是中風不久即將發生警示信號。

 

了解了中風產生的原因之後,接著就是要了解到底是什模會影響到其病症的嚴重性及預後.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腦受疾病侵襲的部位

2.該部位受損害的程度

3.聯繫部位受損害的程度如何

中風在腦內損害的部位及大小將決定了患者會損失多少生理功能,而依受傷部位的不同產生的影響也就不同,受傷部位在大腦或小腦部位,可能就只看其損傷的範圍而影響到功能有多少存在如果受損的部位是在腦幹,就算是只有小小的範圍,那也會有生命威脅的存在產生

 

對中風後遺症患者,必須爭取早期康復治療,尤其在發病後的前三個月內的康復治療是獲得理想功能恢復的最佳時機,但對病程長者,其潛在功能恢復力也不容忽視,應當繼續進行相應的康復治療,也可達到改善功能的效果,根據臨床經驗,在發病後兩年內,如果康復措施得當,還會有不同程度的恢復。

 

治療方法

急性期---

內科治療方法:

以藥物促使栓塞血管再行暢通

避免腦部水腫

控制血壓

維持生命跡象

預防與治療併發症

外科治療方法:

出血性腦中風若血塊大對腦部造成壓迫,可用外科方法去除

恢復期---

復健治療:包括物理治療、語言治療、職能治療

心理治療

嚴格控制致病因子

 

病房擺設及床上擺位

一、病房的擺設

建議將病房中的病床、電視、桌子、椅子擺設均靠患側,並讓患者的患側靠外邊,使不論是看電視或與人交談等,均需轉向患側,或甚至越過身體中線去完成拿杯子等動作,當然,照顧者或醫療人員也應盡量油換側與患者交談或接觸,包括日常生活的照顧或醫療照顧,如此可增加對患側的刺激。

二、床上的擺位

患者約兩個小時需改變一次姿勢,而為了調整及固定姿勢,數個枕頭及毛巾是必須的,以避免產生壓瘡或長時間固定姿勢而引起不舒服(可在病床上加舖一個軟墊)。由於各個患者的情況不同,以下將針對偏癱瘓者及四肢或下肢癱瘓者的床上擺位加以介紹:

 

躺向患側邊的擺位

患者頭部與身體可採半側躺,頭部的枕頭高度以能維持頭部呈水平為原則,頭部與景不均需置於枕頭上,不應使頸部懸空,身體後側可放枕頭以協助維持姿勢;患側上肢往前伸,前臂呈旋前(supination)姿勢,肩胛骨往前伸展(protraction),注意不可藉由拉手或上臂來將肩胛骨拉成伸展的姿勢,很多患者就是因此而造成肩關節的半脫位,應直接從肩胛骨帶成往前伸展的姿勢。健側上肢則以患者感覺舒適的姿勢即可;患側下肢髖關節成伸張勢,膝關節則可稍微的彎曲,健側下肢則如圖採彎曲姿勢至於枕頭上即可。

 

躺向非患側邊的擺位

採側躺,頭頸部的擺位與躺向患側邊的擺位相同,如有必要,可如圖於腹部放一小抱枕,協助維持姿勢;患側上肢往前伸,置於枕頭上,注意手部也要放在枕頭上,不要垂出枕頭外,以免影響末端的循環,肩胛骨成往前伸展;患側下肢肢採彎曲姿勢,置於枕頭上,健側上下肢姿勢則以舒適為原則。

 

平躺時的擺位

注意枕頭的高度不宜過高或過低,影以使頭部維持水平為原則,以免引發不正常之張力或反射,枕頭除了支持頭部外,也應支持至頸部;患側肩胛應呈往前伸展的姿勢,可於肩胛下方放置毛巾以協助維持姿勢;此外,可於患側身體旁放置枕頭,一方面可將患側上肢放置於枕頭上避免水腫,一方面亦可協助患側身體維持伸展的姿勢。若患者的骨盆有呈現後傾的情形,也可將身體側邊的枕頭塞一小部分至患側的骨盆下方,將骨盆往前帶。注意不要在患側手中及足下放置任何物品,以免引發不正常的張力或反射。

 


進行性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巴金森氏症

一、定義與病因:

是由黑質中製造多巴胺之細胞退化,造成基底核神經元退化,黑質內之細胞喪失80%時,病徵才會出現,目前造成退化的原因仍不清楚。常發生在六十歲以上的人。

 

二、疾病之症狀:

典型的巴金森氏症有四種表現:顫抖、四肢僵直、行動緩慢以及在後期姿勢反應的消失。早期時活動力緩慢、肌肉疼痛、震顫、僵硬、運動不能(遲緩)、臉部表情僵硬等。病人走路時會有腿僵直的情形,出現典型的碎步動作,站立時有頭部屈曲、肩膀下垂、脊柱前彎。

巴金森氏症的震顫或顫抖現象最常見的是從單側的手部開始:將手平放在腿上不動時,會抖動的相當厲害。顫抖的樣子也很特別,很像手指在數鈔票一般,每秒約三到五下的抖動頻率。若是把手伸直用力或是拿東西作動作時,這種抖動的現象反而會因此減緩許多或是消失。之後這種震顫會漫延到手臂、腿,也會出現在頭部(看來像有節奏的點頭)。隨著症狀愈來愈明顯,家人或朋友可能察覺患者面部肌肉會慢慢變得僵硬、面無表情,好像整天板著臉孔、在生氣卻又顯得呆滯。

 

三、醫療與護理:

藥物治療:藥物提供多巴胺至基底核,如果突然中斷服藥或情緒受到創傷會引起巴金森危機〈Parkinsonian crisis〉病人的病情會更惡化且伴有焦慮、流汗、心博過速、呼吸過速等情形。

外科治療:不常使用手術,一般是丘腦切除術〈改善震顫情形〉。

 

 

失智症

一、簡介:

    在醫學領域內,失智(俗稱「癡呆」)是指那些有智力損傷的病人。失智不是正常老化的現象。失智的症狀是由異常的疾病所引起的,這些疾病可以影響老年人,也可以影響年輕人。

    失智症是用來描述一種漸進式功能退化症狀的名詞。當醫師診斷病患是罹患失智症時,這表示病患可能出現了明顯的記憶力衰退、智力喪失、思考障礙、社交及情緒功能障礙以及出現異常的行為。

    通常我們會發病患的第一個症狀是,病患會經常遺忘最近發生的事情,以及有困難去處理日常生活作息、及過去熟悉的工作。對病患本身可能會出現的有個性改變、行為改變、失去判斷力、說話時找不到合適的字眼來表達、思考障礙或是對於一些指示無法遵從。

 

二、可能的病因:

    失智症有很多不同的導因,最常見的是退化性失智症,其中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氏症(Alzheimer's Disease)。阿茲海默氏症是一種大腦漸進式退化(neurodegeneration)的疾病,它侵襲大腦中對於思考、記憶及語言的部份。這種疾病的發生是漸進式的,同時病患的病情也是慢慢的變壞。

阿茲海默氏症之問題行為

癥狀

發生率(﹪)

冷漠(apathy

70

激動(agitation

60

焦慮(anxiety

45

易怒(irritability

42

憂鬱(depression

38

過度活動(motor behavior

38

失去控制(disinhibition

36

食慾改變(appetite change

31

夜晚行為(night behavior

24

妄想(delusions

22

幻想(hallucinations

10

 

其次是血管性失智症(也稱為多發性腦梗塞失智症),是造成失智症第二大原因。

其他造成失智症的原因還包括巴金森氏症及其他腦部疾病。

    失智症會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但大部分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人。但也有極少數患者是在30歲、40歲或50歲左右即得到失智症。研究顯示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阿茲海默氏症患者有家族關連。每一個失智症患有時會改善,有時又會重複回來。失智症之病程可短至2年,但也可能拖到20年之久。

三、失智症常見的症狀

記憶喪失

失智症最主要的症狀就是記憶喪失,他們的記憶喪失是持續性、漸進性而且不是偶爾才發生的。失智症的早期症狀通常是模糊不清且不會立即被發現。通常病人看起來只會有一些記憶上的問題,尤其是近期發生的事件特別容易忘記。

其他常見的症狀可能包括意識混亂、人格改變、冷漠及茫然不知所措、失去完成每日生活任務的能力等。

 

失智症的十大警訊

近期記憶喪失以致影響工作技能;

很難完成家庭任務;

有語言表達的問題,無法說出確切的名詞;

對時間或地方的概念變差,容易走失;

判斷力變差;

抽象思考能力降低,無法思考複雜的事務;

忘記東西的位置,會擺放錯亂;

表情和行為改變;

個性急劇改變;

對生活事務失去興趣,喪失生活動力。

記住很多症狀和失智症很像但不表示這個人得了失智症,中風、憂鬱、酒精中毒、感染、賀爾蒙障礙、營養不足和腦瘤都可能有類似症狀,大部分都是可以治療的,所已有這些症狀時要及早就醫。

只有專門的醫生才能診斷,若診斷確立,就要開始去尋找可協助的資源。

四、治療:

    過去以來,大部分的失智症並沒有被治癒的方式。然而,藥物以及一些非藥物治療可以改善一些患者的部分症狀。言語及心理上的支持對失智症患者、家屬及照顧者而言幫助很大。只有持續不斷的支持,才可以讓他們更有信心的去面對失智症。

 

多發性硬化症

一、簡介: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也就是說它的病變位於腦部或脊髓。在我們神經纖維的外面包裹著一層叫「髓鞘」的物質,當這些髓鞘被破壞後,我們神經訊號的傳導就會變慢甚至停止。多發性硬化症就是因為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產生大小不一的塊狀髓鞘脫失而產生症狀。所謂「硬化」指的是這些髓鞘脫失的區域因為組織修復的過程中產生的疤痕組織而變硬。這些硬塊可能會有好幾個,隨著時間的進展,新的硬塊也可能出現,所以稱作「多發性」。

 

二、可能的病因:

    對於為什麼會產生這種髓鞘的病變則有許多不同的理論,一般認為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也就是說我們的免疫系統錯把髓鞘當成外來物質而加以破壞。到目前為止,醫學界還找不出那一種病毒可確定為此病的元凶。雖然到目前為止根治多發性硬化症的藥物尚未被發現,但是對於控制病情及疾病所帶來的後遺症仍有許多的治療方法。對於疾病所帶來的症狀如僵硬、痙攣、疼痛、大小便機能失常等,合併藥物及復健的治療都可使症狀改善。

 

三、臨床症狀:

    此病的症狀端視其所影響的神經組織而定,患者可能出現視力受損(視神經病變)、肢體無力、平衡失調、行動不便、麻木、感覺異常、口齒不清、暈眩、大小便機能失調等症狀,這些症狀因人而異,嚴重程度也不盡相同。這些症狀可能會減輕或消失,消失後也可能再發作。是否會產生新的症狀或是產生新症狀的時機則無法加以預測。

 

四、物理治療:

1.避免疲乏:疲乏乃是多發性硬化最常見的動作症狀,可能會造成後續的嚴重失能現象。疲乏可能是因為體溫的升高,也可能是因為身體較強壯的肌肉必須代償較無力肌肉所造成的結果。

2.輔具設計:設計較為節省能量消耗的輔具,同時避免一次運動治療計畫過度的能量消耗,如一般針對耐力訓練或是心肺功能訓練的運動都可能過多,治療師應小心處方,以免引起疲乏症狀,應該會是對病患較有力的運動治療計畫。

3.運動:在治療計畫中逐步加入主動協助式運動、主動運動,以及主動抗阻力運動。此外,一般而言,病患容易出現類似小腦病患的平衡失調現象。所以,治療師會使用治療平衡問題的原則來設計其運動治療計畫。如慢慢將站立底面積縮減,以增進訓練的困難度;或是使用載重沙包來增加病患的穩定度等,治療的最終目標乃以促進病患獨立行使功能性活動為主。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漸凍人)

一、簡介:

    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簡稱ALS)是一種運動神經系統的退化性疾病,上神經元與下神經元均會受侵犯,臨床上主要的表現就是肌肉逐漸地萎縮與無力,最後則因為呼吸衰竭而死亡。大部份的患者進展快速,約有一半的病人在發病三至四年內死亡。ALS的發生率約為1-2/100,000,患者中男性較女性多,大部分的患者在五十多歲發病,不過在青春期後的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

 

二、可能的病因:到目前為止ALS的原因仍未明

 

三、臨床症狀與診斷

    ALS的早期診斷除了可以讓患者能儘早接受治療外,及早進入多方位的療程(multi-discipline therapy) 對於患者及家屬的身心狀態也可提供較好的照顧。 目前ALS的診斷依舊是仰賴病史、神經學檢查以及一些生化及儀器的檢查,並沒有一個特殊的標記可以做確定的診斷。

    ALS會侵犯到不同的區域(包括延髓部、頸部、胸部、腰薦部)。以肢體無力為起始表現的佔八成,以延髓症狀如口齒不清、吞嚥困難、留口水表現的佔二成。起始時的萎縮通常是沒有症狀的,不過漸漸的萎縮與無力會愈來愈厲害。有時在這些症狀出現前會有易抽筋及肌肉跳動的情形。上肢的症狀一般而言比下肢更容易被注意到,當四肢中的一肢出現症狀後,通常對側的肢體會接著出現,然後再擴展至其它的區域。眼球運動及大小便功能通常不受影響。患者通常也會注意到有易疲勞及體重減輕的現象。

 

四、治療:

    目前仍未有任何有效藥物能夠治療或使疾病病程減緩。其他治療多為支持性療法,如營養支持、物理治療、呼吸處置、安寧療護等。同時要預防併發症如吸入性肺炎等的發生。